青海地处三江源头,木里煤田不仅是湿地,而且聚乎更矿区和江仓矿区位于黄河一级支流一大通河发源地,天峻县位于青海湖补给河流布哈洞的中上游,因此制订青海省煤化工发展战略,必须高度重视对环境的影响,尤其要绝对保证青海湖的水质不受污染。
根据我省煤炭资源禀赋和发展趋向,煤化工发展的方向是:依靠资源,瞄准市场,重点发展焦化、研究气化、关注液化,发展煤化工与天然气化工、电力、冶金等产业的多联产,建立煤炭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产业发展体系。发展重点是焦煤焦化和煤焦油深加工。
(一)以木里煤田焦煤为原料的煤焦化及其深加工
煤焦化 到2007年陆续建成并投产4座环保型捣固焦炉,优质冶金焦达到年产400万吨规模(其中出口一级冶金焦200万吨,现出口价格为340美元/吨),同期建设25万吨/年粗焦油加工装置和燃气发电项目。实现焦化——焦油加工——余热发电的联产。
(二)以鱼卡等矿区烟煤为原料的煤化工
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可作为研究课题,根据我省煤炭资源状况,确定是否适宜进行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并与天然气联产,以至更多产品的联产,与直接还原铁及氧气炼钢联产等。
煤液化前期工作 对煤液化等洁净煤技术予以关注并适度开展前期工作。
据此测算,到2010年,全省煤炭及煤焦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40亿元,工业增加值约为50亿元;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80亿元,工业增加值约为106亿元,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四、建设项目规划
(一)以木里煤为原料的炼焦及其深加工产品
1、焦化产品
2005年底前建成并投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环保型捣固焦炉,优质冶金焦达年产200万吨;到2007年,达到年产400万吨甚至更大规模。按照年产400万吨规模,可自产粗焦油产量万吨以上,另外采购5—10万吨周边地区粗焦油,建设2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利用炼焦余热和剩余煤气发电的装机容量12万kw,年发电9亿kwh的余热发电项目。优质冶金焦产品的40%,约160万吨,可以满足省内300-400万吨高炉炼铁所需焦炭,60%外销,主要出口。400万吨焦化厂联产煤焦油深加工和余热发电,包括自备煤矿,总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全部产品销售额可达50亿元人民币,部分焦炭和煤焦油深加工产品创汇约3亿美元。
2、焦炭生产规模和产品品种
产品品种选定为:优质冶金焦炭、粗煤焦油、电、热。
根据现有资料测算的产品产量预测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