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委关于山西省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三年推进计划(2005-2007年)的通知

  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工业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支撑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夯实了支柱产业的地位,而且也为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面对新形势,也应该看到我省冶金行业的结构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方面,还需做出更大的努力加快发展。如:钢铁工业中,不锈钢生产规模还须进一步扩大,产品质量还须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还须进一步增强,另外,不锈钢深加工产品品种少、规模小,不锈钢的经济优势发挥不够;普钢主要集中在常规建筑用钢上,品种结构单一,相当一批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部分企业还在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和工艺,环境污染严重;铝工业中,氧化铝的资源优势发掘不够,电解铝由于没有配套的电厂,市场竞争的能源成本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铝的深加工产品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镁工业中,原镁比重大,高附加值的镁合金及制成品规模小,大部分企业生产金属镁还主要采用原煤直接加热工艺,不仅影响产品的品质和消耗,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制约着我省镁工业的健康发展。
  二、推进目标与发展的重点
  (一)推进的总体思路及目标
  1、推进的总体思路
  立足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充分发挥资源与能源比较优势,依靠技术进步,加大增量投入,把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做大、做强、做优;全力推进金属材料制品业的规模化、新型化。强化环境保护,坚决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发展清洁生产,推进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把我省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培养成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2、推进目标
  实施“432”工程,即:实施不锈钢规模改造工程,新增150万吨不锈钢生产能力,到2006年形成年产250万吨不锈钢和220万吨不锈钢材的能力,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到2007年力争达到30万吨不锈钢制品加工生产能力,把太钢建成全球产能最大、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实施氧化铝及电解铝深加工工程,加快铝土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电解铝企业配套电厂的建设,加大力度发展铝深加工产品,力争2007年全省氧化铝产能达到400万吨、电解铝100万吨、铝深加工产品60万吨以上,全省电解铝深加工转化率由2003年的8.5%提高到60%以上,把山铝、关铝等企业培育成在全国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实施镁合金及深加工工程,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加快镁合金及高端延伸加工产品的发展,加大力度改造原镁生产的工艺装备,强化环境治理。力争到2007年全省镁合金及深加工产品达到26万吨,镁合金对原镁的转化率力争由2003年的6.6%提高到80%以上,推进我省镁工业由全球原镁生产基地向世界镁合金加工制造中心发展。实施黑色冶金材料钢种结构优化工程,加快新型建筑结构用钢、特种碳钢、板带材的开发生产,增加品种,提高档次,到2007年新增高附加值钢材840万吨,把长钢、新临钢、安泰等企业培养成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打造全国乃至国际不锈钢、铝工业、镁工业三大生产与加工基地。力争到2005年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420亿元,到2007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
  (二)推进的重点
  1、加快不锈钢及其制品产业发展,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不锈钢生产与加工基地。一是抓好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项目建设和原料系统的配套改造。新建太钢150万吨不锈钢项目,投资165.78亿元,力争在2006年底投产,2007年实现全面达产;同时,对原料系统进行配套改造(包括13个项目),总投资105亿元。使太钢不锈钢总产能达到250万吨以上,不锈钢材产能达到220万吨以上,成为全球不锈钢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是以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为依托,围绕不锈钢深加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长产业链,建设全国不锈钢制品和配套件制造中心。不锈钢工业园深加工能力2005年要达到10万吨,2007年要达到30万吨。同时,根据深加工招商项目配套建设条件的要求,积极筹划在太原市或周边地区择地,新建工业园,推进不锈钢深加工项目向我省的转移和积聚。太钢及不锈钢工业园200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2007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太钢150万吨不锈钢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