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委关于山西省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三年推进计划(2005-2007年)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委关于
山西省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
制品工业三年推进计划(2005-2007年)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5]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省经委制定的《山西省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三年推进计划(2005-2007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五年一月十二日

山西省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

及其制品工业三年推进计划(2005-2007年)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七个方面优势产业,推进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的新型化、规模化,特制定本推进计划。
  一、基本情况
  我省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经过三年的结构调整,在生产规模、品种质量和技术水平上都有了快速发展,在国内乃至国际产业和市场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初显端倪,成为我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673.73亿元,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29%,与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前的1999年相比增长了2.93倍,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比1999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结构调整成效十分明显。
  太钢通过实施50万吨不锈钢和40万吨不锈钢冷轧系统改造工程,高起点引进,大力度创新,使太钢的主体设备和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吨,而且在产品品质、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成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海鑫、临钢、长钢等一批企业的钢材生产配套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发展成200万吨以上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省高炉平均炉容由2000年的110立方米增加到190立方米,1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由2座增加到5座,3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由9座增加到21座,全省重点企业的高炉利用系数由2.43提高到2.69,炼铁能耗由498千克标煤/吨下降到459千克标煤/吨,入炉焦比由482千克/吨降低到426千克/吨,钢水全连铸达到100%。近年来,全省重点钢铁企业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累计投入20多亿元资金,用于废水、烟尘等污染治理和厂容整治,大中型钢铁企业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目前,全省钢铁工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300余家;其中:钢铁联合企业18家,产能百万吨以上的企业8家。炼铁生产能力2800万吨,有1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5座,300-1000立方米的高炉16座,炼钢生产能力2100万吨,有40-100吨转炉12座,轧钢生产能力1200万吨,主要生产线28条。2003年,全省钢产量1350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6.2%,排全国第7位。
  铝镁工业经过三年的调整,规模总量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快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我省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占全国储量41%)和能源优势,加快了铝土矿开发和煤电铝产业链的联合,一批氧化铝项目开始筹建,一批电解铝改造项目达产,一批电解铝企业配套电厂开始建设。2003年,全省氧化铝生产能力14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电解铝生产能力70万吨,居全国第五位。关铝通过实施20万吨280KA预焙阳极改造工程,跨入全国电解铝大型生产企业,振兴铝业、阳煤兆丰铝业实施240KA预焙阳极改造,两个企业都达到了12万吨的生产能力,新东方铝业通过预焙阳极改造达到了7.5万吨生产能力。镁工业经过三年大规模发展,在全国乃至全球镁工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已初步形成,原镁的生产能力、产品产量及出口均居全国第一,2003年我省原镁产量22.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4.12%,2003年全国原镁总产量前5位全部为我省企业,前10位有7户为我省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通过产、学、研联合研发,闻喜银光镁业、稷山华宇修善镁业、广灵精华化工等一批企业已着手镁合金的生产及深加工。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