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要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重点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原料和产品基地。生态农业建设县、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要成为绿色食品开发的重点。要实行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规模优势。要加强绿色食品基地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规范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管理,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种植(养殖)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引导生产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优先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适应性强的品种,加强安全高效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开发、推广和使用工作,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安全。
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品开发
重点引导和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上规模、管理运作规范的食品加工、商贸企业参与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经营,进一步完善以绿色食品品牌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原料基地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强化企业、基地和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名特优产品、精深加工品、出口产品的开发,重点加快果蔬、畜禽、蛋奶、水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开发。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信息优势,加强绿色食品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尽快推出一批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与我省现有经济水平和自然条件相适应的生产加工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五、加大产业宣传,加速市场开拓
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普及绿色食品科普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绿色食品的基本概念及其生产、加工、销售的基本要求,实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社会参与和监督。要加强绿色食品流通和市场培育工作,培植龙头企业,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探索各种营销模式,尽快建立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网络;支持企业与商家建立直销模式,组织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与大型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营销成本;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营销模式,在大中城市组建配送中心,将产品向各大超市和连锁店配送;通过会展形式,以展促销,以销促展,推动绿色食品流通。
六、加强指导、扶持、协调和监督,促进绿色食品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