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三)西藏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主要途径,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科学、爱劳动为基本内容,紧密结合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紧密结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西藏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坚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时代主题;坚持从西藏基本区情和城乡不同环境、具体条件出发;坚持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改陋习、树新风”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形成合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五)西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紧紧围绕培育“四有”新人目标,扎实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实施“宣传教育工程”、“场所建设工程”、“净化工程”和“关爱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环境。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打牢反分裂斗争的思想基础;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建设新西藏,为振兴中华做好准备;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三、扎实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六)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各级中小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认真分析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积极探索、建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认真做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利用新旧西藏对比的方法,把中央对西藏的特殊关怀、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西藏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内容列入教材中;要把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主法制、反分裂斗争和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体现在教材中。注意挖掘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编写乡土教材。改进德育课教学的方式方法,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增强教学效果。鼓励和促进未成年人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切实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将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充实到班主任岗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