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
(湘发[2004]17号 2004年9月13日)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迫切要求。为更快更好地发展县域经济,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经济增长、财政和城乡居民增收,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劳务经济和特色经济,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目标任务。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县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到2010年,全省县(市)平均GDP由2003年的31.3亿元增加到60亿元以上,县域生产总值实现翻一番,GDP过100亿元的县(市)由2003年的2个增加到20个左右;县(市)平均财政总收入由2003年的1.68亿元增加到4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达到80%以上,其中过3亿元的占1/3;县域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22.7%提高到35%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03年的7674.2元增加到11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532.9元增加到3900元。
3.基本原则。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坚持市场导向,立足改革创新,大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分类指导,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发达县率先发展、中等县跨越发展、欠发达县加快发展的格局。
二、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4.大力推进工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立足各地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产业集群,大力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使工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以先进制造业、资源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依托本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以工业项目为切入点,坚持以项目开发促发展,以项目集聚生产要素,推动资产重组,促进投资增长,带动县域工业发展。把骨干企业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发展和县(市)财源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县域工业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