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现代化信息传输网建设。以“数字福建”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信息网络综合服务能力,推进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推动区域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和建立健全区域社会信用征信体系为目标,提出今后15年分阶段的发展目标与重点工程。
3.能源产业与保障。以发展能源产业,满足经济区电力需求为目标,提出今后15年加快电源点和电网建设的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以及新能源开发、综合利用和基地建设的规划设想与项目。
4.跨区域调水、蓄水和供水建设。以实现经济区内水资源供需平衡和保持优良水质为目标,提出今后15年内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跨区域调水、蓄水和供水工程建设的分阶段目标和重大工程项目。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农村路网、农田基本建设和通信功能,提高农业防洪抗旱能力和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今后15年完善农村路网、通信和农田水利设施,治理农村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构建统筹协调的城镇支撑体系规划。以形成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次中心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为目标,提出今后15年构筑中心城市框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工作重点,规划统筹协调的城镇体系总体框架,提出重点建设项目。
1.中心城市建设框架。提出以构筑经济区内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重点的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方向及发展的重大举措及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项目。
2.城镇发展框架。提出经济区内城镇体系发展的总体框架和层次结构,勾画大、中、小城市以及中心镇的发展前景和形成协调有力、相互衔接的城镇体系的重大部署和重点建设项目。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规划。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改善公共服务环境、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局面为目标,科学规划区域内今后15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重点、重要举措和重大工程。
1.科技事业发展。提出经济区内科技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总体要求、重大举措及重点工程。
2.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经济区内发展教育事业、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的方向、重要举措及重点工程。
3.文化事业发展。提出经济区内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产业的总体思路、重要工作及重点工程。
4.卫生事业发展。提出经济区内发展城乡卫生事业、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整合卫生资源的目标、改革措施及重大工程。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