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完善管、办、评三分离的机制
大力发展社会和行业中介评估和认证机构,实现管教育、办教育、评教育的“三分离”,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
四、努力完成五项实事
26、建立“市-区-校”以弘扬民族精神、树魂立根为目标的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培训载体
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市级青少年国画班、书法班、民乐班、民歌班、民族舞蹈班、民族戏曲班、话剧班、武术班、围棋班和象棋班等十大培训班。请本市专业团体、专业人员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实行免费招生学习。在办好市级班的同时,推动建立区级、校级培训班。从而建立“市、区、校”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的教育载体,全方位加强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27、建立“市-区”终身教育远程教育框架
以远程教育集团为市级远教中心,建立19个区县级学习点,再延伸到100个街道、镇,以至里委的远程教育(包括计算机网络、电视)框架。实施远程教育管理和组成网络结构。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发远程继续教育课程,建设远程教育资源中心,完善远程教育网络和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语音查询系统、图书馆、书报亭等,建设终身教育信息网络,提供终身教育学习信息。
28、强化教师、校长培训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国内学术前沿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在学科专业、管理等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中具有很强能力,并能参与国际教育交流的高水平的校长和名教师。今年选拔百名校长和百名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采用国内强化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29、建立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体系
积极实施2005年市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启动实施郊区劳动力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当年完成5万农民职业培训任务。抓好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要,突出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抓好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
30、召开第二届上海教育论坛
本届上海教育论坛的主题是:“现代化城市: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学习借鉴国际和兄弟省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推进上海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