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10、建立十大教育高地
根据上海科教兴市的主战略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原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再建设10个教育高地,含:金融保险、海关物流、外贸经济、艺术音乐、旅游会展、语言文学、政治法律、教师教育、卫生体育、影视传播等,并根据上海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行滚动发展的新机制。
11、开展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
继续推进和资助以部属高校为主体的“985”和“211”工程建设。同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市属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
按照“谋划长久之计”的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建设20个左右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跨学科、跨地域合作为特点,以汇聚人才、培育人才、上水平、出成果为目标的基础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2、着力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设立“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每年安排专款用于资助优秀高校青年教师和回国留学人员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启动工作。
13、构筑高新技术转化与产业化发展平台
加强产学研的紧密合作,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为逐步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筑上海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奠定基础。
推进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建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管理制度。与市有关部门探索专利的转让和转化机制。
(五)面向市场加大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力度和速度
14、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认真宣传和贯彻《
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条例》,继续加快建立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互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合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运用政策导向和经费支持,鼓励学校与行业、企业实行联合办学和“订单”式培训。加强市场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支持。进一步加强郊区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
继续推进各类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专业设置调整、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性研究。探索建立职业教育院校学历证书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制度。完善技术技能职业岗位就业准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