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抓紧出台地方标准《基于XML文书档案目录数据规范》,同时从管理性标准、业务性标准、技术性标准三个层面上规划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并区别轻重缓急组织实施。
3、加快档案信息化检索体系的建设。在扩充文件级目录数据的基础上,加以新的整合,形成可以从现行文件、电子文件、档案、资料等不同类别,以及从档案内容的不同专题进行检索的比较完善的检索体系,达到查全、查准、方便、快捷的要求。抓好区县和条线的档案目录分中心建设,使之及时与市档案目录中心链接,从整体上发挥市档案目录中心的作用。
4、建设完善的适应档案工作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数据库。重点是完善市档案馆所有的馆藏档案、资料的目录数据,急用的专题目录数据,部分重要档案或利用率较高的全文数据,所有的照片、图片数据和有利用价值的老电影、老电视剧、电视专题片数据等。其他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数据库建设,要从实际工作和资源共享的需要出发,在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
5、加大档案鉴定、档案整理编目著录和档案安全保护工作的力度。要关口前移,进行归档文件鉴定的前端控制。对馆藏档案要经过鉴定挑选后进行数字化,同时做好缩微和复制工作。加快纸质档案去酸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做好重点档案的抢救保护。
6、抓好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结合上海实际,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
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推广长宁区机关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经验,从源头上规范电子文件的管理,真正建立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新机制,并纳入到电子政务建设之中。结合推行文书立卷改革,进一步简化整理,方便利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四、坚持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有力推动档案工作整体健康发展
1、坚持和完善局馆合一的档案工作体制。正确处理好档案法制建设与业务指导、档案业务指导与档案资源建设、基础业务工作与档案利用编研、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基础业务工作、档案安全保护与利用服务等关系,以形成合力,发挥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个职能,实现局馆工作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
2、建立法制统一、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档案行政管理体制。市和区县档案局要转变职能,强化综合规划、监督协调、社会服务等职能,支持和发挥档案中介机构在档案业务咨询、档案鉴定、评估和档案文件整理、寄存,以及档案工作升级考评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