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市生活用水。生活节水以提高城市供水整体功能为目标,以普及、推广节水型器具为手段,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为基础,大力开展创建节水型单位和节水型居民生活小区活动,促进我市节约用水工作的不断深化。
加快节水用具的推广和普及,每年按计划进行更换,使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60%以上,其他地区达到35%以上。
按照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计划,“十五”末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537公顷。2006年,建成节水灌溉设施控制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500公顷,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的30%。
落实对高等院校、学校、宾馆、公寓、洗衣、洗浴、医院、市政、建筑施工、游泳场馆、水上娱乐等用水部门节约用水的有效管理。2006年前计划管理率达95%以上。在高等院校学生住宅推广再生水回用、IC智能卡计费技术。
3.农村节水
(1)农业节水。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全面建设农业节水区县。2006年,环城四区、塘沽区、汉沽区率先建成农业节水区。
以发展节水工程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为重点,全市新增节水工程灌溉面积90.3万亩,累计达到335万亩,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63%,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0.57左右提高到0.63。
推广建设防渗渠道、低压输水管道、喷灌、微灌工程和宝坻区、里自沽、潮南、大钟灌区,宁河县丰台、宁河灌区,武清区上马台灌区,蓟县州河灌区等7个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
(2)农村生活节水。农村生活节水的基点是实行用水定额管理,提高农村生活节约用水的整体水平,完善农村饮水管网入户工程建设,废除包费制,全面推行计量水费管理,普及户表率和节水器具,健全农村用水管理体系。
(二)新增水源工程
1.地表水开源工程
(1)大黄铺滞洪水库工程。为解决天津市南部地区的缺水问题,充分利用雨洪水资源,有效拦蓄北运河汛期下泄洪水,拟在武清大黄铺洼修建大黄铺滞洪水库,蓄水能力1亿立方米。
(2)中小型蓄水工程。新建陈嘴水库、大杨水库、泗村店水库和黄庄洼水库等4座平原水库,继续完善杨庄截潜工程,新增蓄水能力1.37亿立方米。
(3)微型水窖集雨工程。2006年前,在蓟县北部山区发展微型集蓄水工程3000个,增加蓄水能力15万立方米。
(4)南北水系沟通工程。天津市南北水系沟通工程是我市境内一项跨区县的调整水资源配置的调水工程,由西线、东线调水工程组成。一期西线调水工程已经建成,在30%保证率的条件下,可向南部缺水地区调水1.14亿立方米,拟建的二期东线输水工程,是将潮白新河和蓟运河汛期弃水,调到南部地区,在保证率50%的条件下可从北部地区的潮白新河和蓟运河向南部地区调水1.24亿立方米,供给静海县、津南区、大港区农业用水。
2.地下水水源工程
(1)宁河岳龙地下水水源工程。宁河岳龙地下水水源地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项应急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每日10万立方米。
(2)武清北地下水水源工程。武清北地下水水源地是武清开发区的应急水源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每日5万立方米。现已完成的配套输水工程实际供水能力为每日1万立方米,需要继续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完善配套工程。
3.再生水开发利用。再生水是宝贵的水资源,可用于农业灌溉,深度处理的再生水可用于工业冷却、景观和生态、生活杂用等城市用水。依据天津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2006年,全市将建成纪庄子、咸阳路、东郊、北仓等多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230万吨左右,年产再生水7.63亿立方米。有关情况见表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