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标和任务
(一)建设目标。
近期,制订并颁布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完成若干重点领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实施一批具有优势的特色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试点、示范,构建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平台,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
到201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省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区域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为最终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共享高效的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奠定基础,支撑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任务。
1.构建和完善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完成全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调查以及重点优势、特色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遴选;根据国家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现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等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充分利用国家资源和国际资源加快实现地方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
2.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根据国家关于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关法规,加快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评估监测机制,推进管理方式创新,创造公共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3.培育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机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竞争力的地方人才凝聚机制和人才稳定机制,构筑培养创新人才的开放式科研平台,着力培育、形成一支专门从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1.加强研究实验基地建设。以省内现有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整合省内各类研究实验资源,营造开放的、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加大投入,提高实验基地的装备水平,建设一批具有学科优势和四川特色,达到国家或国际水平的实验基地。
2.完善共享机制。在现有“四川省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共享的激励制度和利益保障制度,推进设施建设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逐步形成区域共享网络并实现与国家共享网络的连通和互动。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1.做好自然科技资源的保护、收集和整理工作。在国家保护和利用自然科技资源的统一规划下,加强我省有优势、特色的动物、植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人类遗传资源,实验材料和生物标本等资源的收集、挖掘、保藏和安全保护。重点支持我省地方种质资源库、实验材料和生物标本资源库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