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2005年“师德建设年”,大力开展师德教育。
25、认真开展家庭教育。修订《上海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形成分层指导系列。开展“怎样做合格家长”、“怎样做合格小公民”的“双合格”活动和上海市第七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
26、宣传和实施《
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编写《条例》释义,印制《条例》宣传画,组织传唱《青少年保护组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增强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对青保干部开展《条例》培训,指导成员单位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实施《条例》,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27、推进学校及周边环境建设。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年内评估验收一批安全文明校园单位。完善学校及周边环境情况告知和效果反馈制度,积极探索实施实体化、网格化管理的办法,建立以师生及社区评估为主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义务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对网吧、游戏机房经营活动的社会监督。研究并制定《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标准》。
28、努力构建预防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的格局。继续开展工读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深入研究工读学校学生个案教育调适工作,积极探索工读教育向问题学生家庭延伸工作。抓好毒品预防教育试点学校师资培训和学科渗透工作;实施《非本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告知工作和帮教制度》以及对违法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考察教育制度。
七、积极开展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和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9、积极开展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工作。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科学合理配置测试器材,建立规范、准确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校、区(县)、市三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信息网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完成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测试工作。认真落实《上海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工程实施意见》。举行上海市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组团参加全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认真落实市“体教结合”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二线运动队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卫生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以学校食品卫生和卫生防疫工作为重点的检查,实施学生营养状况监测,开展上海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和行为干预研究,制订学生营养干预方案,完善学校卫生管理软件的应用。根据上海市创建健康城市的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健康校园评估验收工作。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贯彻《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实施意见》的办法,市教委将对此进行专项检查。举办上海市学生艺术节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评选活动,展示艺术教育成果,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举办上海市第六届青少年科技节和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开展“明日科技之星”和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的评选活动。
30、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开展《上海市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施细则》的立法调研和执法试点。加强“上海语言文字”网络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电子语委”,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办事效率。全市建立语言文字应用监测网,逐步实现对公共场所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监督。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文件要求,年内完成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组织开展对未达标人员的培训,提高普通话水平。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化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制订《关于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指导标准》及其《实施细则》和《创建活动实施办法》,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中开展创建活动。推进中小学生“语言表达章”争章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