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卫生局郑州地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通知

  (3)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有待提高。城市卫生技术人员中高、初级人员比例过高,缺乏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乡镇卫生院人员素质较低,且普遍缺乏。医护比例倒置,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4)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待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5)郑东新区和郑州高新区医疗服务市场有待开发。目前郑东新区和郑州高新区尚无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以满足新区的医疗服务需求。
  (6)辖区内医疗机构隶属关系复杂,管理上条块分割,缺乏整体规划,实行全行业管理难度较大。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应尽快建立并完善。提高重大传染病的医疗救治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将是今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8)医院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强化“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设置规划
  (一)设置规划制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设置规划制订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以《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为指导,加强全行业管理,调整存量,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实现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目标,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价格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为郑州市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设置规划制订的原则是:坚持公平性原则,保证全体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坚持分级原则,合理规划医疗服务体系中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功能定位;坚持整体优化原则,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整体功能,合理配置,局部要服从全局,避免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坚持医疗资源投资多元化原则,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可及性原则,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易于为居民服务;坚持中西并重的原则。
  (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预测总体目标
  根据《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郑州市将逐步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到2012年,郑州地区中心城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400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左右,六县(市)将建设成卫星城市群。为满足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作为全省医疗中心的需要,在现有医疗资源的基础上,综合人口、经济发展、发病率、资源利用率等因素,预测到2010年,郑州市需要增加床位数4500张左右,增加医师数为3500人左右。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