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展创建“农机安全村”活动,从源头上防止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农机安全村”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从源头上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以创建“农机安全村”活动为载体,加强服务,转变作风,重心下移,以行政村为单位,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农机安全,并充分发挥“农机安全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人人懂农机安全、个个讲农机安全的良好氛围。一是建立健全村级农机安全管理组织,鼓励、支持并指导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自愿成立安全协会组织,积极开展村内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落实村内农机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台帐,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三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农机安全政策法规和农机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四是积极为农机户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指导农机户进行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保养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促其增强遵章守法、安全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特别是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
四、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农机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机生产、销售、使用、维修和管理各个环节,必须建立和完善协作机制,及时解决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纠风办、三乱办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农机监理部门依法开展农机安全执法活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与农业(农机)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实施安全检查和违章处罚,相互通报工作情况;公安、司法部门要依法加大对无牌上路、无证驾驶、农机事故逃逸者和构成犯罪的责任人的查处力度;教育部门要将农机安全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内容,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用典型事例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把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加强对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协调;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重点抓好农机牌证管理和农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尤其要加强对农机在乡级以下道路行驶的安全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防止农机事故发生,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五、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社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一是落实农机安全责任制。各级农业(农机)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农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将农机安全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准确掌握农机安全生产动态,认真研究解决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农机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创造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确保责任落实。二是加强农机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要严格目标管理考评,落实激励和约束措施,对责任心不强、监管不力、措施不到位、发生农机事故处理不当,特别是对重、特大农机事故不及时上报、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的责任。三是加强农机监理部门自身建设,改善农机监理手段,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技术服务水平。农机监理部门要履职尽责,积极探索建立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依法监管农机生产作业安全;农机监理人员要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和技术服务水平,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为创建“平安哈尔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