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有待提高,工艺装备差,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对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质量差,个别企业存在二次污染现象。
3.投入不足,大多数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属微利型企业,融资困难,没有资金渠道,制约着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的推进,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4.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成本高,缺乏竞争能力,企业经济效益差。
5.缺乏有针对性的地方经济政策对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持。
二、潜力分析及发展情况预测
我市地热资源丰富,总储量约为8064.72亿立方米,仅次于西藏,与其他省市相比,开展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有着较强的优势。我市从60年代开始对地热资源综合利用进行研究,起步较早。要合理安排第三系地热井布井网度,对开采强度较大地区进行适当调控,启动郊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市场;除多途径利用地热外,尤其对采暖排放之尾水余热进行充分利用,以提高地热利用效率。同时加大对地热资源保护力度,必须推行地热回灌开采模式。此外,地热资源还可应用于矿泉洗浴、保健康乐、种植、养殖、矿泉水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综合利用前景。
充分利用我市的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进行发电。我市年日照时数达2200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00小时,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适度发展风力发电,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围绕改善城市环境,在推广常规能源洁净技术的同时,加大提高风力和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力度。
我市经过多年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基本掌握了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我市拥有3000平方公里海域,海岸线长153公里,海水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发展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可缓解我市严重缺水问题。
蓟县的石灰石、页岩储量丰富,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是发展我市建材行业的较大优势。随着水泥生产规模的扩大,对石灰石尾矿的利用量可由目前的170万吨增至250万吨。综合利用页岩资源生产建材产品,可实现年产40亿块页岩粉煤灰烧结制品。
我市的化工、冶金、轻工、电力等行业生产规模较大,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工业三废”是综合利用资源的重要部分。目前全市主要燃煤电厂装机容量大约600万千瓦,年耗煤量约1300万吨,年排放粉煤灰渣量约240万吨,全市工业年排放炉渣约170万吨,用来进行筑路、粉煤灰搅拌和生产建材产品可全部利用。冶金行业的冶炼废渣年排放量约50万吨,可通过磁选和回填等途径进行利用。化工行业的碱渣年排放量约25万吨以上、食品发酵行业年排放废液220万吨以上可全部进行综合利用。
此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潜力很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5年天津市家用电器年报废量为184.04万台,其中电冰箱31.92万台,彩电33.6万台,洗衣机31.62万台。如果这些报废电器作为电子垃圾废弃,仅电冰箱、彩电、洗衣机三项电器就可年产城市电子垃圾196807.5吨。全市每年有大量的报废汽车需要进行回收拆解。还有其他废钢、废有色金属、废纸、废橡胶、废塑料等需进行回收利用。这些资源是我市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所在。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