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要与“国家第二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世行贷款西部基础教育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我省《行动计划》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兼顾民族地区的“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加大对以寄宿生为主的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省上继续从《行动计划》中安排专项资金,为必须寄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管理实行国家补助与学生自带口粮和基本生活费用相结合的办法。除省上安排的专项资金外,各州(市)、县也要加大自筹资金办寄宿制教育的力度,力争使所有寄宿制学校建设成办学条件基本完善,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学校,确保民族地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调整优化寄宿制学校布局结构,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效益。按照“建一所,完善一所”的原则,搞好寄宿制学校的厨房、厕所等附属配套设施的建设。结合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加强寄宿制学校小农牧场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不断改善学生生活。各地要结合实际为每所寄宿制学校划拨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用地,支持学校开展好勤工助学。完善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管理,加强补助对象的审核确定工作,确保补助发给义务教育阶段居住偏远、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寄宿学生。切实做好寄宿制学校“防火、防病、防灾”工作,确保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逐年加大补助困难学生生活和减免杂费的力度,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省安排的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同中央免费教科书和助学金一起,重点扶持农村特困家庭学生就学。地方各级政府设立特困学生资助资金,帮助学校减免特困家庭学生杂费、书本费。
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向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捐资助学。
(三)积极推进以现代远程教育为重点的民族教育手段现代化。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按照国家的整体规划和我省实际情况,力争到2007年,在民族地区所有农村小学教学点基本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农村小学基本建设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初中建设计算机教室。进一步完善我省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直播教学点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启动校园网络或局域网建设。整合现有技术和资源,发挥电视媒体、卫星和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整体功能。
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为工程建设、设备运行维护、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师资培训提供相应条件和经费保障。省《行动计划》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配套建设。各地在规划布局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并注意与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及我省《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