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渐进展开的原则。面向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开展我市的技术标准工作,重点放在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潜力的产业和领域,通过开展技术标准研究,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产业抗冲击力,以此带动我市产业的发展,达到辐射示范经济区域的作用。
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思路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切实抓好“13·345”工程。“13”即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分三个阶段目标推进;“345”即实施转型战略、协调战略、国际战略等三大战略,建设技术标准化体系、信息支持体系、人才培育体系、地方法规体系等四大体系,建立管理机制、协调机制、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宣传机制等五大机制。通过抓好“13·345”工程,大力推进我市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
(二)总体目标
建立适应我市经济建设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推进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以政府宏观管理和政策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推广实施体系。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支撑服务体系,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标准人才队伍;有一批企业成为实施技术标准的主体;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技术标准服务平台。建立起具有南宁产业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全面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我市企业及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减少因技术标准落后而遭遇的贸易壁垒,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阶段目标
--2004~2005年通过开展技术标准试点工作,探索出一套较完善的、符合南宁市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工作推进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以政府宏观管理和政策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推广实施体系。
围绕实施国家重要技术标准试点工作,研究制(修)定10个技术标准,其中争取形成3个国家标准,形成7个广西地方标准。
建立7个优势产业技术标准研究和示范基地,使其起到明显的示范辐射作用。
初步建成南宁技术标准支撑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有关技术标准情报资料、信息咨询、培训和检测检验等服务。
初步建立与南宁主要特色优势产业相配套的技术贸易措施预警机制,进一步提升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全社会技术标准意识增强,政府和企业领导在WTO新形势下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普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