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是:以无锡新区为核心,以特色园区和产业化基地为节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以轴向产业集中布局为纽带,形成点、线、面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的空间格局。
9.以无锡新区为主体、以锡山经济开发区和滨湖经济开发区为两翼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重点。无锡新区重点布局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产业,锡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精密机械等产业,滨湖经济开发区重点布局高新技术研发、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通过依托跨国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将这一区域建设成为国际著名、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10.以沿线、沿江和沿路构成的“三大发展轴”的空间布局,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延伸,努力形成与长三角其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和合理分工的格局。
(1)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该发展轴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轴。除“一体带两翼”集中布局外,沿沪宁线向西延伸,在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
(2)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该发展轴在空间上以澄江镇为中心,东西沿江开发区为两翼,向南腹地纵深拓展。利用长江黄金水道,重点布局新材料和石化、冶金、机械等先进制造业,建成长江沿岸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
(3)沿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该发展轴在空间上沿新长铁路、锡澄路、锡宜路和宁杭高速公路实行点轴式布局。以建设中的宜兴环科园、惠山经济开发区、青阳——磺塘产业园区、西漳——胡埭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为重点,进行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宜兴环科园重点布局环保、新型非金属材料等产业,惠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布局生物和生命科技、新材料等产业。
四、强化主体建设,营造发展环境,服务发展大局
11.强化支撑体系建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环境体系的支撑,努力形成良好的支撑体系,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1)实施面向全球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战略。推出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邀请国内外优秀人才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我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提升研发层次,提高成果转化率。启动“百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用2-3年的时间,在我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征集100个技术和管理岗位;向海外招聘100个高层次留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