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企业管理方面,大力推进企业应用ERP/CRM/SCM以及商业智能(BI)、知识管理(KM)等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逐步提升企业集成的层次和水平,促进企业流程再造,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4.在市场营销方面,引导中小型企业建立网站,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与企业协作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企业,由企业内部信息化向与上下游集成的产业链信息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二)以管理控制一体化为重点推进流程型制造企业信息化。
1.加强生产装备与过程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进数字化仿真系统和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建设,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自动控制应用平台和工艺流程数据库。
2.在生产过程中,推广运行状态监视、在线故障诊断、质量控制和预报控制等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的开发应用;推行管理控制一体化,有机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监控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基于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生产和经营决策支持系统,积极使用计算机辅助决策,提高企业战略分析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灵敏生产水平。
(三)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
1.推广普及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电子标签、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提高物流作业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逐步引入专家系统、机器人技术,提高物流智能化水平。
2.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企业的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共享等提供基础条件,积极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优化物流过程、降低物流成本。
3.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和供应链的整合,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推动物流标准化和物流公用服务功能的集成,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生产商、物流商和需求方的信息交流和整合,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四)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推进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化。
1.推广普及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EDI技术、商业自动化技术、POS系统、电子订货系统(EOS)、会员管理系统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实现电子订货、电子转帐和票证自动处理,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
2.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推广应用客户关系管理(CRM)、商业智能(BI)、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建立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逐步使网络营销成为大中型流通企业,尤其是龙头流通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上下游企业的信息互动,提高全供应链运作的效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