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目标
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和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在提升企业内部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向企业外部拓展、向产业链延伸、向行业集群渗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到2007年,全省企业信息化总体上达到如下水平:
1.企业信息网络的应用普及率有较大提高。全省中小型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3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普及率达到100%;电子商务应用有较大的普及,省流通龙头企业、重点批发市场全面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2.信息技术对产业的改造提升有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自有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企业信息化产品;在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电器机械等行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应用率达到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
3.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以上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应用率达到100%,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应用率达到50%,企业制造资源计划(MRPII)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应用率达到70%;中小型企业实现财务、物料和营销管理信息化的比率达50%。
4.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有较大改善。建立比较完善的集研发、制造、供应于一体的协同工作体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产业集群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的专业镇比例达到50%以上,全省建成比较完善的企业信用、行业标准、人才资源等数据库;培养一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基本建立起适应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
三、主要内容和任务
根据我省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我省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是围绕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建筑材料、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九大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重点推进制造、物流和商贸流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一)以产品开发设计和计划控制为切入点推进离散型制造企业信息化。
1.在产品开发与设计领域,大力开发信息技术产品,推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新产品开发技术(CAD/CAM/CAPP/CAE/PLM)的应用,推广面向传统产业改造的信息技术,包括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等的应用,大力发展家电智能、汽车电子、机床数控、光电一体化等新技术,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
2.在生产过程中,推广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和成本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灵活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加强财务管理和健全成本核算功能,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库存和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