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搞好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重点搞好太河水库和萌山水库除险加固剩余工程、田庄水库除险加固遗留工程建设,搞好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扫尾。按计划开工30座小型病险水库应急除险加固工程,提高防洪标准和拦蓄能力。继续搞好水库灌区、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努力扩大灌溉面积,重点搞好田庄水库灌区抗旱应急工程、萌山水库灌区北干渠剩余段工程、太河水库灌区总干渠年度工程的维修配套与续建改造,搞好石马水库灌区配套维修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五)搞好小型水利应急抗旱工程建设。南部山区重点搞好治山整地、水毁工程的修复以及“四小”水利工程建设,增加蓄水保水能力。中部地区积极搞好开源、挖潜和可用弃水的综合利用,修建一批蓄水工程。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的地区,要规划建设一批汛期回灌工程。积极搞好淄河临淄城区段太公湖上游综合治理及淄河治理二期工程。北部及沿黄地区重点搞好河道及引黄灌区渠系清淤整治、机井和田间排涝体系建设,搞好境内排水管网和沟渠的疏浚治理,提高行洪和排涝能力。
(六)搞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走“集中资金,项目管理,重点治理,规模开发”的路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设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抓好中央债券水土保持项目和省、市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管理,搞好淄川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建设和博山区小山河、沂源县四门地小流域综合治理,抓好孝妇河上游、淄河上游和四宝山地区生态恢复及太河水库、萌山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水保监督检查力度,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七)搞好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加大名特优水产品的推广养殖力度,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搞好渔业病害测报,筹建市渔业病害防治中心。搞好市水产良种基地建设,组织好“上粮下渔”综合开发,重点抓好“十五”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沿黄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技术实验示范”项目,结合渔业综合开发,搞好沿黄低洼盐碱地的治理开发。加强水产养殖标准化工作,抓好无公害水产品的养殖。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规划,积极推广养殖证制度,依法规范养殖行为。
二、完善政策,强化措施,确保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的落实
(一)科学规划,严格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统筹兼顾、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和完善科学的水利建设规划,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要充分论证,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严格设计审批程序,杜绝“三边”工程;严格项目管理,健全“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企业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制,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
(二)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走“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路子,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集体和群众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继续执行向水利倾斜的各项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和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的征收力度,积极筹措水利建设资金。中央国债和省财政资金扶持的重点工程项目要按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认真落实“谁建、谁有、谁受益”等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四荒”资源开发有关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和群众投资投劳,建设民营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