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践诺奖惩制。选举结束后,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要就公开承诺的内容,与乡镇党委签订书面任期目标责任书,由乡镇党委统一考核和管理。村委会和村委会主任,要与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签订书面任期目标责任书,报乡镇党委、政府备案。任期目标责任书,要向党员、群众公开。由乡镇党委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根据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书履行情况,确定其享受固定补贴的数额。经群众评议和考核,工作实绩突出的,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任职期间,未完成任期目标和兑现承诺的,或因不作为或失职导致村秩序混乱的,或民主评议不满意率超过50%的,或违规决策给村集体和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或自身违反党纪、法律法规,受到处分或处罚的,村“两委”成员要主动辞职。对拒不辞职的,是党组织成员的,由乡镇党委免去其党内职务;是村委会成员的,由村民依法对其罢免。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集中,政策性和法律性强,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稳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巩固。各区县、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换届选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部署,切实抓好落实,保证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各区县、乡镇要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区县委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纪检、宣传、政法、民政、共青团、妇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组织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从有关部门抽调。区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党委书记要亲自部署,身体力行抓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宏观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协调解决问题。组织部门要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主动搞好协调和沟通。各相关职能部门既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又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建立协调会议制度、重大问题报告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信访工作专报制度,及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主管部门,要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前,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村“两委”换届选举的经费,市按每人0.10元、区县按每人0.3—0.5元由同级财政列支。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各区县、乡镇要抽调骨干力量,逐村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摸清村“两委”班子、每位村干部的情况和党员群众认可程度,准确把握村风民情、群众思想动态和纳入视野的人选情况,对重点村、重点人物的情况,要详细掌握,并派驻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靠上做工作,加强教育和引导。在摸底的同时,征求群众对新一届村“两委”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建议,为制定任期目标打好基础。根据调查情况,逐村制定和落实具体实施方案,通过详细排查,对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问题,要分类制定处置预案,做到成熟一个换届选举一个,努力提高党员、选民投票率,提高村“两委”换届选举成功率。各区县委、乡镇党委要结合实际情况,派驻工作组,指导和督促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