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淄博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通知

  2、博山区烈士陵园:博山区烈士陵园座落在博山城西北郊区的原山脚下“白石洞”前,始建于1954年,1972年至1985年经四次扩建,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554平方米,管内陈列着1376名革命烈士的英名录。1999年至2002年,自筹资金100余万元,改造烈士墓区,将144座烈士墓改为青石结构,新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硬化了路面,对陵园进行了绿化、美化。1994年被确定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
  3、博山区文姜广场:位于博山区南端,与千年古寺颜文姜祠相邻,其规划设计构想与孝文化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博山的城市形象,而且充分体现了博山人民对颜文姜的敬仰,成为弘扬孝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文姜广场占地面积5.2公顷,一期工程总投资1302万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园林艺术特色,获得了省、市及北京园林专家的好评,被确定为全市推广绿化重点样板工程。二期工程正在进行,现已完成投资170余万元。
  4、淄川区杨寨惨案纪念地:1938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三)黎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袭击了淄川区杨寨镇杨寨村,共杀害无辜村民133人,其中烧死31人,20余户被杀绝,烧毁房屋800多间,这就是我市历史上有名的杨寨惨案。为让今人不忘国耻,牢记民族仇恨,教育后代,杨寨村于2003年8月15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8周年之际,在惨案纪念地淄川区杨寨镇杨寨村建起了杨寨惨案纪念馆和纪念碑。纪念馆内摆放着133位死难同胞的牌位,陈列着5位为国捐躯的烈士事迹。纪念碑高3.8米,长13.2米,寓意是杨寨惨案发生在1938年,遇难同胞是133位。“杨寨惨案纪念碑”七个大字,由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主席、爱国人士邱诚光先生书写。碑顶部残缺不平,象征日寇侵占我国领土、残杀我臣民、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悲惨壮景。纪念碑底座有13层梯形结构作烘托,下边高0.45米,中斜面垂直高度0.65米分别表示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和杨寨惨案发生至纪念碑建成日已有65年。纪念馆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5、临淄区姜太公祠: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因其先祖曾受封于吕,故又称吕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被历代推为兵家鼻祖,唐代尊奉为武成王,在民间姜太公更被尊奉为神上神,中国古代第一部兵书《六韬》相传为姜太公所著。姜太公是开创齐国的第一位国君,是齐文化的奠基人。姜太公死后按周礼返周而葬,齐人思念太公恩德,葬衣冠于此。1993年以太公衣冠冢为依托建起了太公祠,太公祠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是拜谒姜太公的唯一赐履之地。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