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预测结果
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并基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电量增长与国民经济增幅的弹性系数:2004-2007年间为1,2008-2015年间为0.75。年最大电力负荷增长与国民经济增幅的弹性系数:2004-2007年间为1.05,2008-2015年间为0.86。
(1)按GDP年均增长12%(2004-2007年)和10%(2008-2015年)测算:
电量需求:2007年为29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2%;2015年为517亿千瓦时,年均增长7.5%。
最大电力负荷:2007年为550万千瓦,年均增长12.6%;2015年为1006万千瓦,年均增长8.6%。
(2)按GDP年均增长13%(2004-2007年)和11%(2008-2015年)测算:
电量需求:2007年为30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3%;2015年为592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25%。
最大电力负荷:2007年为570万千瓦,年均增长13.6%;2015年为1108万千瓦,年均增长9.46%。
(3)电网变电容量及受电量
2007年,500千伏变电容量达到575万千伏安,可受进电力约390万千瓦;2015年500千伏变电容量可能达到775万千伏安,可受进电力约530万千瓦。
二、平衡分析
规划期内,坚持以就地平衡为主、电网供给为辅,开源节流并重的电力、电量平衡原则。根据电力负荷需求预测数据及电力规划发展目标,2007年南京地区电厂出力可达400万千瓦,如省网全额统调南京电网使用,则负荷高峰还需外受电力150-170万千瓦,本地区内生电力和区外受电比例大致为5∶2。本地区供电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积极接受三峡电源和江苏核电电源,加强与华东江苏电网的联系,实现多电源向地区电网供电,确保电力供需基本达到平衡。
到2015年,若南京地区中远期规划备选的电厂能全部建成投运,则本地区内生电力即可基本满足需求,实现就地平衡。
第四部分 规划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规划思路
1、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结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平稳、快速、健康的发展之路。
2、发展速度:电力基础产业发展应适度超前,要结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以积极推进区域内电厂建设为重点,增加电源布点,加快电网建设与完善,实现电力供应充足、安全、经济、优质的新局面。
二、规划原则
1、结构优化的原则
配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适当提高天然气发电比重,大力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争取将地区内使用清洁燃料作为发电原料的比重达到20%。增加电网建设投资比重,构筑合理的地区配电网架,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