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计委、南京供电公司关于《南京地区电力基础产业规划纲要(2004-2015年)》的通知

  1995年以来,南京电网建设经历了“金龙计划”、城网、农网建设与改造,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一倍以上,电网结构得到初步优化,各级电网供用电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南京电力通信网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干网,有线电缆网、无线网为辅的格局,
  光缆已在市区形成环网,并以链路形式深入郊县。通信方式逐步采用ATM技术,发展通信宽带网,以满足电力调度生产运行、电网信息管理的需要。南京电网现已形成3个层次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电网中各电压等级部分变电站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同时设立3个集控中心站。
  截止2003年,南京电网最大负荷为342万千瓦,全社会年用电量184亿千瓦时。
  三、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
  1、本地区内生电力不足,内生、外受电力比例失衡,供需矛盾突出。
  南京地区发电企业现有总装机容量219万千瓦,2003年可用电厂电力175.2万千瓦,电网最大负荷时的供电缺口约为70万千瓦,地区内生电力供电仅占58.3%。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电力缺口将急剧加大,电力供求失衡加剧。
  2、本地区电力企业规模小,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和安全保供。
  本地区现有16家发电企业中规模超过30万千瓦的中型电厂仅2家,最大规模的华能南京电厂也仅为2台32万千瓦装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下12家,占电厂数量的75%,现有电厂难以实现集约式、规模化发展,电力供应缺乏安全可靠的保障。
  3、电网地区结构不合理,负荷分配不均,主网架已近满载,电网建设受到空间制约。
  一是电力500、220千伏主网架接近满载,受电能力弱、安全稳定性低。南京电网220千伏主环网仅有一个500千伏东善桥变电站与华东500千伏电网联系,2003年夏季,与江苏省网相连的五回220千伏电源线路均处于满载或接近满载的运行状况,近年来主城负荷增长迅速,主城外各地区220千伏电网容载不均,受端系统供电能力薄弱,电网缺乏强电源支撑,难以满足高可靠性运行的要求。
  二是110高压配电网地区结构不合理,10千伏中低压配电网负荷分配不均。南京主城区部分主变压器满载、供电距离较远,供电能力已趋饱和;部分110千伏变电站抗事故能力差,调度运行不灵活。城区部分变电站10千伏出线困难,变电站负荷分配不均,局部地区电压低、三相不平衡;新区大部分线路仍以单回路供电,部分配电线路结构薄弱。
  三是主城范围内电网线路路径、变电站站址选择极其困难。随着城市建设密度加大,主城范围内建筑密布,电力需求快速上升,但与此同时变电站建设选址空间条件十分困难,输电线路路径选线极其困难。城市电网专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的衔接尚存在问题。

第二部分 发展背景与机遇分析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