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支持,建立乌鲁木齐市专利信息网站,建立专利文献及相关产业技术领域专利信息数据库,为社会各界充分、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利用专利文献检索,促进专利技术信息的传播和运用,帮助立项单位研究分析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确定重点研究开发的技术、产品和二次创新的重点,使我市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开发建立在高起点上,切实引导有限的技术创新资源集中投向高起点的研究开发项目中。
(五)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
引导行业、企业在优势行业或重点领域开展专利战略研究,对研究中取得的工作经验和成果进行推广和有效利用,以培育和形成优势产业领域的科技优势。
(六)开展专利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
《专利法》)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列入全市普法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及教育工作。加强对行政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专利宣传与培训,把知识产权知识列为行政学院、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培训内容,在继续教育中增加知识产权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报道运用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方面好的典型,以案说法,进一步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将知识产权培训列入市科技培训年度计划,并从组织、资金、人员上给予落实。加强我市专利人才队伍建设,加紧培训一批懂得知识产权管理的人才,解决现有的急剧增多知识产权工作量与承担工作人员太少造成的极不均衡的比例失调问题。为提高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提升我市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我市根据自治区2004年开始实施的“知识产权万人教育培训计划”,制定乌鲁木齐千人教育培训计划,将在5年的时间内,每年培训一千余人,其中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200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400人,科技及营销人员800人。通过实施这一计划,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七)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健全我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和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支持和鼓励建立我市知识产权自律和维权性组织,逐步建立健全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监督体系。充实力量,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强化执法手段,严格依法行政,重点抓好生产、流通、进出口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和假冒行为的查处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