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增强禁毒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经常性禁毒宣传教育与重点时期集中禁毒宣传教育相结合,坚持禁毒主题宣传教育与普法教育、科普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相结合,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禁毒意识,提高公众识毒、拒毒、防毒能力。省禁毒委员会和各省辖市禁毒委员会要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定期向社会通报毒品情况和禁毒工作情况,增加禁毒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做好禁毒对外宣传工作,组织编辑禁毒年度报告,组织好重大涉外毒品案件查处的宣传报道,为我省禁毒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积极推进禁吸戒毒和“无毒社区”等创建工作
7、认真做好吸毒人员调查登记工作。 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对辖区的吸毒人员进行摸排、登记和列管,特别对以吸食海洛因、苯丙胺类毒品的吸毒人员,要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式,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以增强戒毒工作的针对性。2004年至2005年,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开展对吸毒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力争比较全面地掌握省内毒品滥用的情况,2008年基本形成科学的监测体系。
8、认真做对吸毒人员的戒毒工作。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类戒毒场所的作用,对发现的吸毒成瘾人员,要一律进行戒毒脱瘾治疗。继续发挥强制戒毒和劳教矫治戒毒的重要作用,加强规范管理,依法做好对吸毒成瘾人员的脱毒治疗、生理康复、心理矫治和法制教育工作。在严格审批、加强监管的前提下,积极利用社会医疗资源开办戒毒脱瘾治疗业务,规范和发展自愿戒毒工作。认真总结在强制戒毒所内开辟专门区域开展自愿戒毒的经验,探索强制戒毒与自愿戒毒相结合的戒毒模式。要加大禁毒科研工作力度,促进戒毒科研工作。稳步开展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工作,不断拓宽禁吸戒毒渠道,切实提高戒断巩固率。积极探索对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及其它特殊吸毒群体的戒毒治疗方法。在现有戒毒场所内开辟收戒感染艾滋病病毒等特殊吸毒人员的专门区域,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专门场所,努力减少其社会危害。
9、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戒毒康复模式。 通过扩容改造,挖掘收戒潜力,力求全员收戒;要积极利用现有的资源,大力开辟戒毒康复场所,要科学设计劳动康复项目,提高吸毒人员劳动技能,努力提高戒毒康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