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3.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省级畜禽原种基地。到2010年,在现有基础上,全省规划建设原种猪场3家,种牛繁育场1家,肉种羊原种场3家,绒山羊原种场1家,祖代肉种鸡场4家,祖代蛋鸡场2家,确保种源质量。
14.加大畜禽良种扩繁和选育力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个人创办良种繁育基地;积极开展合资合作,增加引种数量,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繁育技术,加快良种扩繁速度:着力提高奶牛、肉牛、肉羊、种猪的育种水平和供种能力,满足种源数量。
15.实施无规定疫病区示范区良种工程建设项目。示范区良种繁育要白成体系,不再从国内受感染地区和国外引进可能引发疫病的动物和动物产品。
16.搞好地方良种保护与开发。对辽宁绒山羊、辽宁黑猪、庄河大骨鸡、中华蜂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地方良种,在搞好保种工作的同时,加强育种工作,提高品种质量,实施生产开发;对昌图豁鹅、沿江牛、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等具有潜在竞争力的地方良种,要加强保种工作;对复州牛、荷包猪等濒危品种,要采取抢救性措施,进行重点保护。
17.支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省筹措资金主要支持原种场、育种场建设,优良品种引进、品种选育、种畜禽扩繁和人工改良;市、县级负责扶持扩繁场和人工改良站(点)建设。到2010年,基本建成适应我省畜牧业发展的原种场、扩繁场、人工授精站(点)三级配套、独立完整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五、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与开发利用
18.深入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
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9号),建立健全适合我省省情的草原监理体系,尽快确定草原权属,划定基本草原,全面落实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
19.充分发挥草原独特的生态功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优势。各级政府要支持草原围封、草原补播、禁牧休牧、草食家畜舍饲圈养,支持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已垦草地退耕还草、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建设、草原病虫鼠害防治、草原防火、种草养畜。大力扶持草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推进草业产业化进程。
六、强化动物卫生工作
20.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建立健全各级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机构,依法制定动物防疫计划、措施,完善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