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经济特区维修行业管理办法(2004修订)

  客户、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和大众传播媒介对维修质量、维修收费实行社会监督。

第二章 维修企业的权利义务

  第七条 维修企业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客户说明产品故障现象;
  (二)获得维修报酬;
  (三)对客户的投诉进行申辩;
  (四)申请加入行业协会。
  第八条 维修企业应承担以下义务:
  (一)必须向客户明示质量承诺条款;
  (二)保证维修后的产品能正常使用;
  (三)承担因自身修理失误所引起的责任;
  (四)不得使用与产品技术要求不符的元器件和零配件,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五)妥善保管维修产品,对遗失维修的产品应依法赔偿;
  (六)对维修服务项目实行明码标价;
  (七)不得夸大故障,欺骗客户,牟取非法利益;
  (八)接受客户对有关产品维修质量的查询;
  (九)出具接受产品的清单;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九条 维修企业必须保证维修质量,建立和健全质量检测制度。
  维修企业应对维修的同一产品的同一故障规定合理的保修期限,最短不得少于3个月。保修期内,因维修质量原因不能正常使用的,维修企业必须免费维修,但维修不得超过3次。维修企业维修超过3次,其产品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维修企业应退回维修费用,造成客户经济损失的,应赔偿损失。
  第十条 除当场维修的以外,维修企业在维修产品时应与顾客签订书面维修合同,维修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维修产品的名称或项目、数量及产品型号;
  (二)维修材料的规格、数量、质量;
  (三)故障现象及维修历史、维修时间;
  (四)维修收费标准,结算方式,开户银行、帐号;
  (五)验收标准及方法;
  (六)违约责任及仲裁条款;
  (七)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
  第十一条 维修企业从事产品维修活动,不得侵占道路,影响市容卫生。
  第十二条 维修企业应遵守治安管理法律、法规,不得为赃物提供改装服务或其他销赃便利条件。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