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条 水路交通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水路交通安全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对所属船舶、设施及人员的管理,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第三十五条 船长、轮机长和其他船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第三十六条 从事水上旅客运输、客滚船运输和危险物品运输的,必须按照
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制订安全环境保护目标及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程序、应急预案。
禁止客船、客滚船、客货船、旅游船等载客船舶运输危险物品。
第三十七条 从事客滚船运输的,应当制订消防、救生等应急措施,按规定时间进行消防、救生演习。
客滚船应当按照船舶检验机构核定的定额载车、载客、载重,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消防通道,并对所载车辆进行科学、合理配载和有效绑扎、系固。
第三十八条 船舶不得在非适航条件下航行或者超抗风等级航行。
从事水上旅游、娱乐活动的船舶,必须在港航管理机构划定的水域内活动。
第三十九条 港口和水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做好旅客、车辆以及其他货物上下船舶的疏导和秩序维护工作,严格执行查验、审核、交接签字制度。
第四十条 港口经营者应当在码头、候船厅、停车场等场所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和必要的安全检查设施,并对上下客滚船的旅客、车辆以及其他货物实施安全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上船:
(一)旅客或者车辆携带、夹带、装载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
(二)车辆超重、超宽或者超高的;
(三)车辆油箱渗漏或者密封不严的;
(四)车载货物绑扎不牢固的;
(五)不如实申报车载人数和货物重量的;
(六)其他危及船舶安全和运输安全的。
第四十一条 渡口、浮桥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通航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其设置方案应当报送所在地港航管理机构和河道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渡口、浮桥撤销的,经营者应当自渡口、浮桥撤销10日前发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