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北京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纲要(2004年-2008年)的通知

  (2)加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中技术、产品、作品的知识产权取得、管理和保护,推动首都传统特色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6.开展知识产权权利滥用对策研究,以利于我市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合理利用。
  7.建立知识产权的预警机制。扶持、帮助企事业单位加强研发、产品出口活动中的预警研究,逐步建立我市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和出口产品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国内外相关知识产权状况信息的动态分析,为技术研发、行业发展指明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指导,加强我市应对重大涉外专利纠纷的能力,引导扶持企业公平参与国际竞争。
  8.加强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力度。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规定,建立海关边境保护的案件报告制度,使其进一步符合WCO(世界海关组织)的工作要求,同时,加强北京海关与商标、版权、专利主管部门、法院的协调。
  9.加强对电视台和广播影视制作经营单位和表演团体经营行为的规范,督促其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使用制度。
  10.研究、制订和实施本市技术标准战略,鼓励企业制订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订应尽量吸收我国科技领域研究成果;建立标准化服务平台,开展WTO/TBT研究与通报咨询工作,加快相关数据库建设,及时掌握国际标准动态,推动地方标准的制订。
  11.促进北京地区原产地标记注册工作的开展,加快原产地标记注册工作与《WTO原产地规则协议》的接轨,扶持、发展和保护北京地区名特优产品,促进产品出口。
  12.要组织研究探讨商业秘密保护的有效措施,维护市场正当、公平的竞争秩序。
  (三)为促进知识产权利用需要采取的措施
  1.加强高等学校技术转移的管理服务及政策配套。高等学校及其所属单位应当对专利实施和转化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以调动科技人员转化专利技术的积极性和维持、保护专利权。
  2.加强科技合同管理。高等学校及其所属单位订立技术合同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撰写,对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享应当做出约定。
  3.对高等学校、科研单位面向企业的专利技术转移渠道、方式进行进一步研究,提出较为系统的解决方案。
  4.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自治组织推动我市行业、产业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的开展,使知识产权战略与行业、产业国际竞争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紧密结合,积极参与有关标准的制定。
  5.推动、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专业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重点是我市专利试点企业。
  6.促进北京地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联合。
  (1)以目前我市产、学、研联合体的建设为基础,鼓励、推动产、学、研三方在知识产权创造和利用方面建立合作联盟,使北京地区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