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郊区城市化的意见

  三、突出重点,梯次推进
  7、切实搞好区(市)驻地建设。区(市)驻地的发展是加快郊区城市化的关键。各区(市)要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等多种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吸引农民向区(市)驻地集中,产业向区(市)驻地聚集,不断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争取到2007年,将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市(以下简称五市)驻地建设成为建成区面积30—4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万左右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8、抓好6个卫星镇建设。为了充分发挥重点镇在加快郊区城市化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全市16个重点镇中的同和街道办事处、李哥庄镇、鳌山卫镇、棘洪滩街道办事处、王台镇和姜山镇6个镇(街道办事处)作为青岛市卫星镇,重点扶持发展。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卫星镇建设成为人口与城镇规模合理,经济繁荣、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设施配套和环境秀美的现代化小城市。城市化率达到55%以上。
  9、建设20个小康示范村。在五市和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确定后田村等20个村庄为青岛市小康示范村(名单附后),对其发展给予重点扶持。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经济比较发达、设施和功能比较齐全、环境比较优美、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小康示范社区。
  10、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各区(市)和重点镇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经济,并通过经济园区化,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土地的集约利用。要突出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商贸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为城镇生产生活服务的中介服务组织。实现工业强市(镇)、三产兴市(镇)。
  11、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分割,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统一规划建设城乡水、电、路、通讯、气、热等基础设施,提高公共设施的运营效率。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加快高速公路、县乡路网和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运行体系建设,形成现代化交通网络,尽快构建和完善“一小时经济圈”。争取到2007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柏油(水泥)路和村村通自来水。滨海公路沿线组团要按照城市主功能区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12、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突出抓好绿化美化、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绿色环保社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积极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创建活动。到2007年,区(市)驻地和卫星镇的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指标要求。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