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年多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高水平、高质量、高回报的外商投资重要区域;成为立足环渤海、连接海内外的对外贸易基地;成为我国北方大进大出、强力辐射的商品集散中心;形成覆盖城乡、布局现代的商业服务网络;成为内外贸融合、结构优化,充分体现大都市繁荣繁华的现代商贸中心。
二、努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四)以先进技术为主导,推进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着眼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整体经济水平,大力引进当代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引导配套企业聚集,壮大工业支柱产业群,重点引进具有产业龙头带动效应的跨国公司来津落户。鼓励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投资。鼓励开发核心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功能作用。重点吸引日本、韩国、香港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扩大引资规模。到2007年,在津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达到120家,4年累计引进上亿美元的大项目20个。
(五)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抓住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拓展引资领域,加快服务业发展。制订鼓励开放和发展的服务行业引导目录,细化招商项目,加大推介力度。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来津设立服务业外包基地、培训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地区总部。围绕海河开发,大力引进金融、保险、证券、旅游、商业地产和现代零售业种业态。鼓励外国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在我市设立代表处。到2007年,第三产业合同外资额达到40%。
(六)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完善投资促进体系,形成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共同招商引资新机制。发挥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作用。各区县成立相应的投资促进机构。大力引进国际著名咨询企业,鼓励各类中介机构参与投资促进工作。培育发展一批招商企业,在注册登记、参与国内外活动、提供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建立完善天津市招商网,聚集项目资源,及时发布信息。推动跨国并购,以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为重点,推出优良资产,梳理并购项目,加强宣传推介,实现引资、引技、引智新突破。
(七)充分发挥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增强滨海新区在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调整和完善滨海新区整体发展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整合滨海新区资源,加强区域整体协调,将开发区、保税区和天津港的功能及品牌优势与塘沽、汉沽、大港等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在土地、信息、就业、资本市场等方面合力打造新优势,提高一体化招商水平。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能级,发挥对全市经济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港区联动,建设保税国际物流园区,搞好隔离监管设施建设,制定试点实施意见,加快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