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菜市场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菜市场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满足市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十九世纪中后期,上海开埠不久建成第一家室内菜场。此后在20世纪20—30年代,本市又陆续建成八仙、三角地、福州路等若干个硬件设施比较完备的大中型室内菜场。解放前夕,加上露天马路菜场,上海有菜场近200家。
  九十年代初,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调整布局的同时,市政府多次将马路菜场入室列为市政府实事,至2000年,市、区两级政府加大马路菜场入室工作力度,投资3亿多元,全市退出菜场、集市占用道路50多万平方米,马路菜场和集市基本入室。近两年,随着城市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菜市场网点资源和布局结构继续发生较大变化,各区县按照市政府第127号令《上海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的要求,相应制定了网点布局规划,加强了市场管理,菜市场经营环境有所改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本市菜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经过10多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与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规划滞后、设施简陋、规范不够等问题。
  1、部分区域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居民购买不便,马路菜场时有出现。由于中心城区菜场网点资源紧缺,菜场拆多建少,过渡性菜场占30%左右;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商业网点的面积、结构难以用于新建菜场,加上菜场经营多属微利,房产开发商将配套商业设施移作他用时有发生。
  2、相当部分菜场的硬件设施仍较简陋,购物环境较差,市场管理粗放,场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质量不稳定,加上菜场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税费负担较多,企业改善设施环境的能力不强。
  3、部分菜场场外设摊尚未有效根治。既影响场内稳定经营和食品安全,也影响场外市容环境和交通畅通。加上马路设摊的商贩流动性较大,增加执法管理难度。
  二、加强菜市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发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优势和管理优势,以标准化为抓手,全面提高菜市场整体水平,列入“十一五”商业发展计划,作为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不断理顺产权关系,进一步探索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与生鲜食品超市发展相协调,互为补充,形成本市标准化、规范化的主副食品零售供应网络。
  (二)工作目标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