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行清洁生产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从我省省情出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依法促进和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逐步形成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机制。把推行清洁生产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与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相结合,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过3年努力,主要耗能产品综合能耗较大幅度降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较大幅度增长,全省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基本做到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到2010年,基本建立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机制,建立健全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初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三、推行清洁生产的工作重点
(一)制定推行清洁生产的规划及实施方案。省经贸委会同省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制定全省推行清洁生产规划。各地(州、市)经贸委(局)要会同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本地区污染情况分析,实施清洁生产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内容、主要措施和进度安排,实施清洁生产的重点工业企业名单以及清洁生产重点投资项目规划等。
(二)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实施企业清洁生产自愿行动计划。在重点城镇、重点工业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一是着重抓好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选择行业中基础条件较好、环保意识强的10户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二是着重抓好对环境影响大的重点工业区域内企业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三是逐步在具备条件的2至3个重点城镇中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四是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项目为载体,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高度重视高能耗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结合我省节能降耗“521”工程的实施,千方百计降低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原材料消耗,促进全省企业清洁生产深入发展。实施企业清洁生产自愿行动计划,企业在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自愿与省或地(州、市)经贸委(局)、环保局签订进一步节约资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协议。省或地(州、市)经贸委(局)会同环保局在主要媒体上公布实施清洁生产自愿行动计划企业的名单及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的成效,各级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实施清洁生产自愿行动计划企业给予重点支持。省经贸委会同省环保局将实施清洁生产的典型工业区域和实施清洁生产自愿行动计划中的典型企业,作为全省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加以推广,通过示范试点,推动全省清洁生产工作由点到面开展。要注意发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