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奋斗目标
不断提高我市高新技术产品、优势传统产品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出口规模。力争2010年以前,培育5—10户年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型企业、30户左右年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点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25%以上,2007年、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达到7.5亿美元和1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5%和30%以上。
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点
(一)重点产业
依托地方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出口重点产业,大力发展摩托车、汽车零部件优势传统出口产业,带动全市外贸出口快速、持续增长。
1.电子信息产业
大力推进通信设备、装备类电子、消费类电子、光电子元器件、微型分析仪器及智能仪表等产品出口。努力扩大安全软件、企业资源管理软件、游戏软件、嵌入式软件及外包软件出口。
2010年,力争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20%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
2.生物医药产业
扩大海扶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系列设备、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颅内血肿水肿图像动态监护仪、基于医用无线内窥镜系统(EMS)技术的人体诊疗系统等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创立重庆医疗器械产品品牌。
巩固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地道中药材基地,推广应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技术,加快分离和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动青蒿素、紫杉醇、葛根异黄酮等现代中药产品及黄连、半夏等道地药材出口。
以新型抗生素及发酵药品、基因工程药物、疫苗、生物加工和生化工程药物、生物医药材料为重点,加快培育黄酶素、血卟啉、免疫活性素、杀蝗绿僵菌等生物医药类产品出口。
扩大高纯超细磺胺类药物及新型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原料出口优势;加快治疗肿瘤、心血管、免疫系统、抗溃疡疾病等专利到期抢仿原料药品出口。
2010年,力争生物医药产业产品出口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30%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
3.新材料产业
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资源深加工出口产业。大力发展无碱、电子级等多品种玻璃纤维、特种铝材、特种聚乙烯醇、金属复合材料、镁合金产品、高性能软磁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