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
(淄发[2004]9号 2004年5月17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发〔2004〕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市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88.7万人,他们是我市未来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是我市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他们的素质如何,决定着我市未来的长远发展,涉及上百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热爱淄博、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成为淄博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流。但是,工作中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的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完全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素质教育、师德建设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观念和方法上存在不少误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使广大未成年人直接面临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国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社会领域和精神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一些消极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有所蔓延,对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组群式城市的独特格局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一步增加了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难度。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情况和问题,对我们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形势的发展,对我们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从实现淄博新世纪发展目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举全社会之力,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