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业局关于实施粮田亩增百元工程意见的通知

  (三)落实关键技术,向科技要效益。以节本降耗为重点,突出抓好“五大”技术措施的落实:
  1、选用优质专用品种。重点推广“8901”、“9409”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农大108”、“石玉7号”等优质专用玉米品种。通过优质专用品种的优质优价,实现每亩增收30—50元。
  2、采用精量半精量节种技术。通过种子精选、包衣等措施,确保种子质量,使优质专用小麦亩播量降为7—10公斤,比普通小麦减少播量3—4公斤;专用玉米播量25—3公斤,比普通品种减少1公斤左右。
  3、推广“三节”技术。即节水饱灌技术、科学节肥技术、节药防病虫技术。节水饱灌技术是对小麦采取减次饱灌,节本20—30元;科学节肥技术是在测土的基础上,科学运筹氮、磷、钾、微肥,优质专用小麦氮肥亩用量不超过16公斤纯氮,时期上掌握“底足(底肥足)、后移(追肥后移)、分次追施”;节药防病虫技术是突出防,突击治,通过拌种、包衣防治病虫,通过加强预测预报,关键时期突击用药,杀灭病虫,对未达到防治指标的不用药。
  4、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实行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亩节水40—60方,减少耕作工序3次以上,节约作业成本30—40元。
  5、适时收获技术。优质专用小麦、玉米都要适期收获,单收、单打、单贮,防止混杂,以实现优质优价。
  通过以上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的推广,实现粮田每亩增收100元以上。
  (四)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种粮农民素质。今年启动“百万农民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实施“四个百”(即送百万科技明白纸进村入户、百名农业专家巡回讲课、百名科技人员进园区包基地、百部农业科技片巡回展播)活动,把“粮田亩增百元”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提高种粮农民素质。
  (五)明确职责,发挥优势,搞好社会化服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各县(市)区要把“粮田亩增百元工程”的实施作为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组织技术人员承包示范区、示范方,每个示范方要明确承包人员、技术路线、增收目标,并实行严格考核,增强责任感,真正使农民通过综合技术的推广实现种粮增收。二是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技术优势,切实搞好土壤、病虫测报等,并及时向农民发布信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科学防治病虫。三是组织农机、植保、土肥等专业服务小分队,深入乡村,为农民搞好服务。四是积极帮助农民找销路、签订单,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农民种粮效益。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