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的重点地区是曲靖、昭通、红河、大理、楚雄等州市(包括麒麟、师宗、罗平、沾益、宣威、富源、昭阳、镇雄、威信、彝良、开远、弥勒、泸西、祥云、宾川、楚雄、南华、华坪等县市区),这些地方要根据资源赋存状况、现有矿井生产能力、煤炭产业发展条件等,分别采取上述方式或探索其他方式开展煤炭资源整合,注重实效。
(一)曲靖市
曲靖市保有储量约87亿吨,无烟煤占49%,烟煤占48%,褐煤占3%。现有煤矿567个,矿井639对,其中:地方煤矿562个,矿井630对。围绕把曲靖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煤化工、煤电、煤焦基地的目标,通过资源整合和煤矿的改造与建设,全市煤炭产量达到7000万吨以上,其中,将老厂矿区建成年产3000万吨左右、恩洪矿区建成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基地;富源、宣威煤炭产量各达到1000万吨,麒麟、师宗、罗平各达到500万吨。在全市着力培育5—6个煤业集团;在6个重点产煤县(市、区)组建10个左右年产100万吨的区域性龙头企业。2010年全市煤矿由现有的567个减少为350个左右,平均单井能力提升到19万吨。
支持云南滇东泰煤炭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东源煤业集团、云维集团、国投曲靖煤炭开发公司、宣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宣威煤磷有限责任公司,以及6个重点产煤县(市区)所形成的龙头企业等联合开发曲靖煤炭资源。同时,通过竞争择优,引进其他战略投资者参与开发。
(二)昭通市
昭通市保有储量90.5亿吨,其中:褐煤占90%,主要分布在昭—鲁坝区,无烟煤占10%,主要分布在镇雄矿区。经整改现保留矿井386对。昭通煤炭勘探程度低,资源情况不清,尚未形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资源整合,2006年底前关闭年产3万吨以下矿井(边远山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煤矿井除外),2010年全市矿井(坑)控制在300对以内,原煤产量争取达到1600万吨,其中:威信、盐津各达到200万吨以上,昭阳、彝良、绥江各达到100万吨以上,打造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镇雄无烟煤基地。2010年,原则上单井年生产能力应达到6万吨以上。
省煤田地质局要在完成昭通市煤炭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尽快完成煤炭资源勘查规划。要在目标靶区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勘探,尽快弄清资源量,设计好相应井型;对褐煤开发和彝良小发路优质无烟煤深加工进行重点研究,实行保护性开采;支持东源煤业集团和华电集团共同建设镇雄坑口电厂;以现有煤矿为基础,整合一批优质资源,组建一批骨干企业,提高资源和产业集中度。
(三)红河州
红河州保有储量42.7亿吨,褐煤占68%,焦煤类占22%。共有122个煤矿、135对井(坑),其中地方煤矿井(坑)为132对。通过资源整合,逐步使各矿井的单井年生产能力提高到6万吨,到2010年,全州形成2000万吨的生产能力,矿井(坑)数量减少到66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