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2004-2010年河南省农业利用外资规划的通知

  9.茶叶:优质茶叶产业化开发项目。完善有机茶园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改良茶叶品种,提高茶叶品质,扩建改造茶叶加工厂,建立茶叶交易市场。茶叶主要分布在信阳、南阳2市所辖的8个县(区)。
  10.畜牧: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和豫东平原奶牛养殖基地开发项目、中原肉牛带开发项目、中原肉羊带开发项目、京广沿线优势生猪产业带开发项目和优质水禽开发项目。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建立完善优良品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畜产品疫病防治体系,种植牧草,建设加工生产线,扩大生产加工能力。奶牛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商丘、焦作6市所辖的12个县(区)。肉牛主要分布在南阳、驻马店、商丘、周口4市所辖的15个县(市)。肉羊主要分布在开封、商丘、周口、南阳4市所辖的15个县。生猪主要分布在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8市所辖的20个县(市、区)。水禽主要分布在信阳、周口2市所辖的10个县(区)。
  四、主要保证措施
  (一)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打造与外商投资对接的平台。首先,要认真解决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小规模生产方式与国际化大市场的矛盾,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实现土地高效、有序的流转,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其次,重点推行劳动、技术集约,积极推动管理集约,适度推进资金集约,走劳动、技术、资金、管理集约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其三,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组织保障。其四,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密切各方利益联结关系,通过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专业批发市场等带动,打造与外商在经营组织和生产方式上对接的平台。
  (二)培育农业利用外资的主体,提高与外商的合作能力。第一,继续对国家及省重点龙头企业,以及区域性重点龙头企业进行强力扶持,增强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外企业在合作中的对等地位及成功率。第二,选择一些现有经营基础好、经济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现代农业集团,使之成为外商投资的有效载体。第三,对现有的国有农场,从管理体制到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性的改组改造,拓展和扩大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产业部门及地域空间,使其最终成为吸纳外资的有生力量。第四,利用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引导部分非农产业的国有资产、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流向农业部门,建立区域性乃至全省性的大型股份制农业企业集团,以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利用外资中的重要作用。
  (三)坚持多元化的引资方式,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一是以外商直接投资为重点,尤其是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外商投资我省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国外资金、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管理等一揽子生产要素,向我省农业进行国际移动,这对改造我省的传统农业非常有利,可以明显改善利用外资结构。二是合理利用国外贷款。尽可能多的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适度利用国际商业贷款。三是继续积极争取国际发展援助资金。四是对一些农业综合开发或创汇农业项目,特别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可积极采用融资租赁、合作开发、项目融资、境外上市、跨国并购等方式;对于一些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凡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也可采用BOT方式吸引外商投资。五是建立农业利用外资项目库,定期发布重点招商项目,广泛采用上门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扩大农业利用外资规模。
  (四)完善外资项目管理体制,确保农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果。一是全面落实对外已承诺的配套资金。对于重点项目,要列入省级投资计划,妥善安排基建投资和银行信贷;对于国外提供的长期、稳定、优惠贷款,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可用地方已建立的各项支农基金与之配套;对某些国家重点大型农业项目的人民币贷款,银行要实行低利率,差额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对一般项目,政府和银行在安排投资或贷款时也应优先考虑,以提高资金到位率。二是强化农业外资项目管理。建立有效的项目规划、论证机制、公正独立的监测评价机制及定期审计机制,提高农业外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农业利用外资的吸引力。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是农业更多利用外资的先决条件。首先,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目前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基础上,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电力通讯等设施的改造。其次,加强对农村经济环境的综合整治。大力整治“四乱”,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中介组织,强化服务功能,努力为外商在资金、技术、人才、法律、信息、物资供应和产品流通等各个方面,提供全面的、及时的、良好的服务。其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构建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资源体系。其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其六,认真贯彻《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豫发[2003]18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2]91号)精神,把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并用足用好。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