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遵循原则。一是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造传统农业。二是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人才创新,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三是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农民收入。
(三)总体目标。2004—2010年,全省农业利用外资总额争取达到5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亿美元,占80%;国际间接投资达到7500万美元,占15%,其他渠道和方式利用外资达到2500万美元,占5%。同时,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50项,农业高科技人才100人。
三、我省农业利用外资的重点和布局
(一)农业利用外资的重点。通过强化产业导向,引导外资重点投向以下几个领域:
1.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选择农、林、牧、渔多项优势产业,或在一个优势产业带内,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单项或多项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多方面进行综合开发。
2.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我省优质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作物以及畜禽等产品,开展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和运输销售。
3.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重点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优良品种;畜禽品种、种苗、生物技术、产品储运和精加工转化技术;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机械配方施肥、园艺配套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等。
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通过国外高新农业技术的引进、研制、开发和推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的产业体系。
5.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和对荒山、荒坡、荒滩、荒水进行开发,建设粮、棉、油、蔬菜、花卉、林果、中药材以及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重点项目及其布局。根据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河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结合我省实际,重点发展粮食作物、优质棉花、油料、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花卉、茶叶、畜牧10类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详见附件)。
1.粮食作物:优质小麦和专用玉米产业化开发项目。建立制种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扩建或改造加工生产线。优质小麦主要分布在新乡、焦作、安阳、驻马店、周口及信阳6市所辖的20个县。专用玉米主要分布在洛阳、周口、商丘、南阳、驻马店及漯河7市所辖的25个县(市)。
2.棉花:优质棉花产业化开发项目。建立原种生产和良种繁育基地,扩建、改造良种棉加工厂,建立优质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优质棉花主要分布在周口、商丘、开封、南阳4市所辖的20个县(市、区)。
3.优质油料:优质芝麻和优质花生产业化开发项目。建立原种生产和良种繁育基地,建立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扩建、改造加工生产线。优质芝麻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周口、南阳3市所辖的10个县(市)。优质花生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南阳、商丘、郑州、开封、安阳、濮阳、鹤壁、新乡、周口10市所辖的20个县。
4.蔬菜:优质大蒜、优质辣椒产业化开发项目和其他特种优质蔬菜产业化开发项目。建立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建改造生产加工线。优质大蒜主要分布在郑州、开封、商丘3市所辖的5个县;优质辣椒主要分布在南阳、商丘2市所辖的5个县;其他特种优质蔬菜主要分布在郑州、开封、商丘、南阳、安阳、漯河6市所辖的10个县。
5.水果:优质苹果产业化开发项目。建立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扩建或改造苹果加工生产线。优质苹果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商丘2市所辖的7个县(市)。
6.食用菌:优质食用菌产业化开发项目。扩建、改造菌种厂,选育开发珍稀品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食用菌生产加工厂。食用菌主要分布在南阳、三门峡、平顶山、周口、驻马店5市所辖的12个县。
7.中药材:名贵中药材产业化生产与开发项目。改良、选育中药材新品种,建立名贵中药材生产基地,完善中药材市场。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新乡、焦作、洛阳、南阳、许昌、周口、商丘7市所辖的15个县(市)。
8.花卉:名优花卉及观赏苗木生产、开发项目。引进、改良、繁育花卉新品种,建立标准化名优花卉基地,建立花卉交易市场。花卉主要分布在洛阳、南阳、许昌、开封、濮阳、信阳6市所辖的8个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