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
2004—2010年河南省农业利用外资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2004]80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省农业厅《2004—2010年河南省农业利用外资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七月二十七日
2004—2010年河南省农业利用外资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豫发[2003]18号)精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推动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特编制《2004—2010年河南省农业利用外资规划》。
一、我省农业利用外资的状况
(一)农业利用外资成效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努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农业利用外资取得了显著成效。
1.农业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1982年,我省引进世行贷款华北平原农业项目,这是我省引进的第一个农业外资项目。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先后引进各类农业外资项目149个,金额52200万美元。以外商直接投资农业为例,从1997—2003年7年间,我省外商投资农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由1555万美元增加到4354万美元,年均增长18.73%;实际利用外资由477万美元增加到2084万美元,年均增长27.86%。
2.农业利用外资结构日趋优化。从外资的渠道来源看,既有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农业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也有双边及多边政府组织、民间组织以及其他渠道。从外资的利用方式看,既有国际发展援助,对外借款,也有外商直接投资。从外资的使用方向看,既有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也有高科技产业的开发。从外资的地区分布看,既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全国重点贫困地区。全省农业利用外资工作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新局面。
3.农业利用外资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我省农业利用外资改变了过去片面追求引进国外资金的做法,实现了向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经验并举的转变;改变了过去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做法,实现了向注重优势产业开发和提高农产品生产科技水平的转变;改变了过去片面追求国际发展援助的做法,开始逐步向外商直接投资农业转移。特别是三门峡湖滨果汁有限责任公司股票今年3月在新加坡挂牌交易,标志着我省农业利用外资在方式上实现了新突破,这也是我国果汁企业第一家股票在境外挂牌交易。
4.农业利用外资作用更加明显。农业利用外资弥补了我省农业建设资金的不足,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加速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加快了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的开发,增强了农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现代新型的管理人才,促进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利用外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农业利用外资工作经过了启动摸索、调整完善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1.农业利用外资金额偏少,资金到位率低。1997—2003年间,外商在我省直接投资项目2087个,实际投资406760万美元。其中农业直接投资项目仅有99个,实际投资8127万美元,项目个数和实际投资分别占全省的4.7%和2%,实际投资额低于全国3%的平均水平。1997年—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我省农业协议金额为19555万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为8127万美元,资金到位率只有41.56%,低于其他行业资金到位率69%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