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馆业:包括宾馆、饭店、旅社、招待所、度假村等,应在客房或服务台摆放安全套或配备安全套发售设施,便于客人使用。
(2)娱乐服务场所:所有桑拿、洗浴、发廊、美容、歌舞厅、卡拉OK厅等娱乐服务场所,应在服务台摆放安全套或配备安全套发售设施。
(3)流动人员集中场所:车站、机场、工地、旅游景区等流动人员来往频繁的场所,业主要按照客流量配备适当数量的安全套发售设施。
(4)所有大专院校配备安全套发售设施,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配合计生部门落实。
(5)药品经营单位应将计划生育工作和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作相结合,除柜台销售外还应根据销售量配备相应数量的安全套发售设施。
(6)性病门诊必须向就诊患者提供安全套,其中,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配偶免费提供并做好登记,所需安全套由计生委负责提供,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管理工作。
(7)加大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宣传展板及举办公众活动等形式,大力开展安全套防病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安全套的可及性及其优点的认识,提高大众(特别是高危人群)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四)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替代治疗
1.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清洁注射器和交换美沙酮替代治疗,减低毒品危害,减缓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
(1)提高试点地区注射吸毒人群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与毒品危害相关的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改变吸毒人群对注射毒品的态度;提高清洁针具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试点地区注射吸毒人群针具的共用比例降低到20%以下。
(2)为注射吸毒者提供合法、安全、有效、方便的药物,以替代长期非法使用毒品;减少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的行为,预防经血液传播艾滋病;降低注射吸毒者的违法犯罪行为;恢复注射吸毒者的社会功能和家庭功能;与注射吸毒者保持联系,及时向他们提供预防疾病的知识、社会支持及心理辅导,鼓励他们逐渐戒除毒品。
2.工作措施
由市卫生局牵头,公安、药监等部门组成昆明市实施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替代治疗降低毒品危害工程工作组,制定试点工作计划或试点方案,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试点县(市)区按相同结构设立工作组,负责现场工作的监督管理。
(1)清洁针具交换活动
——2004年7月到2005年12月31日,在昆明市疾控中心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模式,积累经验。2006年1月1日起,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增加试点县(市)区,到2009年,在全市范围吸毒人群中扩大清洁针具交换工作。
——由试点地区或单位,首先向市级工作组申报,由市级工作组审核后报省级工作组审批,经省级工作组批准后方能开展试点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