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强重点人群艾滋病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医护人员:在全市卫生系统全面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重点突出正确使用血液及血制品,艾滋病污染物的处理、消毒,正确使用注射、牙科手术等刺入性器械,注意艾滋病母婴传播,熟悉艾滋病咨询技巧。
服务行业人员:包括旅游、娱乐、理发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宣传教育重点突出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其阻断方法。至2005年,艾滋病知识普及率达80%,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率达80%。
外来(出)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包括外来打工人员、外出工作人员及各类流动人口。宣传教育重点突出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其阻断方法。外来(出)务工人员、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接受教育面达100%。
(7)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协调民航、铁路、交通、城管等部门,充分利用机票、车船票、户外广告等载体向大众传播艾滋病防治知识,每年举办一次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举办一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专题电视文艺晚会,每年“1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活动,在城市主要街道、人行天桥、高大建筑物、车站、码头、社区、乡镇集市等主要地段悬挂宣传标语,组织宣传车巡回宣传,在机场、码头、车站及娱乐场所、流动人口较集中地区,布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卡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三)推广使用安全套
1.工作目标
(1)从2004年起对所有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配偶免费提供安全套。
(2)2004年底,全市14个县(市)区所有旅馆业、娱乐服务场所、流动人员集中场所、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经营单位及大专院校等公共场所推广安全套或配备安全套发售设施。
(3)到2005年全市60%的性病门诊能为就诊患者提供安全套,到2006年底100%的性病门诊能为就诊患者提供安全套。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配偶、性病患者及其配偶等高危人群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到2004年底达70%以上,到2006年达90%以上。
(5)到2006年底,经性途径感染HIV的增长势头明显得到遏制。
2.工作措施
成立由市计生委牵头,卫生、公安、工商、药监、旅游、文化、城管、宣传、交通、民航、铁路、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团体组成的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由艾滋病防治、公共卫生、人口学、社会学和健康促进等方面专家组成市级艾滋病防治技术指导组,负责工作实施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由旅馆业、娱乐服务场所、流动人员集中的场所、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经营单位的法人代表和业主负责工作措施的落实。形成计生部门负责、有关专家支持、企业业主落实的工作机制。利用现有的县(市)区、乡、村计划生育管理系统和技术服务网络,做好城市和农村艾滋病防治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安全套推广工作。以市场运作为主,免费发放为辅,在全市范围推广使用安全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