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统筹做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和教育发展的状况认真制定本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力争做到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城镇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7.搭建学校、企业、行业合作的平台。各级政府要统筹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搭建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合作的平台,切实解决好由于部门分头管理、学校布点分散、专业设置重复等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办学不成规模、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强化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学校规模办学,公平竞争,努力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支持和鼓励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要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支撑和保障,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应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院校要积极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教育培训服务。通过充分利用社会与企业的教育和培训资源,走联合办学之路,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8.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支持和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对民办职业学校应当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各级政府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招生就业、实习安排、师资聘用和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制定配套政策并予以落实,努力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公办、民办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三、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服务
9.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培养农村科技致富人才。发挥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的作用,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中小学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培训机构资源,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积极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的新型农民和技术骨干,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村入户。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作用,依托各类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广播电视大学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