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村财务电算化是农村财务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各地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和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农村财务电算化步伐。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向农村其他管理工作延伸,由单机操作逐步向网络化发展,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要加强电算化后有关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
七、加大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
要完善农村会计人员使用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因工作需要确需调换的,必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核准,并报县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备案,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更换。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进行农村财会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推广以“公开考选、择优录用、乡镇管理、优胜劣汰”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职业化管理等办法,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
要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普遍实行农村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把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作为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结合修订后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实施,力争在3-5年内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进行一次轮训,普遍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是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等业务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凭证上岗。在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地方,会计人员还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农村经营管理部门颁发的农村会计电算化证书。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辅导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支持。要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会计监督约束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
八、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把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与监督做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采取得力措施,适当增加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投入,努力改善管理手段和工作条件,帮助和指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经常检查督促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各地要制订具体实施规划,搞好试点,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运用典型引路的方法,分类指导,全面推开,不断完善。各地要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纳入乡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把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考核乡村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农业部门作为政府管理农村财务的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深入调查研究,加强业务指导,加快有关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并逐级建立一批农村财务规范管理示范点。各级财政、审计、民政、监察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能分工,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我省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并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