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把招商引资作为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抓手,积极建设面向日韩的产业协作区,承接日韩等地的产业转移。重点围绕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加强对国际特别是日韩产业转移趋势和动向的研究,建立健全与国际大企业、知名中介和我国驻外使领馆的联系,筛选论证一批能够与跨国公司对接的大项目,按国际惯例包装和运作,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结合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由市国资局和经贸委负责制定国际资本兼并、收购我市国有企业的政策和办法,推动外资并购我市国有企业,鼓励大企业与世界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的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吸引跨国公司来烟建立区域性研发、生产和营运基地,使我市大企业尽快进入跨国公司的生产销售体系。各县市区和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要强化“全市一盘棋”观念,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防止压价竞争。进一步明确、落实招商责任,建立招商问责制:市外经贸局和市计委分别牵头组织实施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国外、国内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产业招商活动;市经贸委、交通局、黄金局、信息产业局、汽车办等部门负责提出相关产业及交通物流招商项目,大力开展产业招商。近期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基地、造船工业基地、中国食品名城和水产品加工基地的起步和招商工作。
(五)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里从科技三项费用中安排专项资金,鼓励企业争创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市经贸委、计委和科技局要加强对企业技术与创新体系建设的规划和指导,组织大企业搞好国家、省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争取工作,争取到2010年,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和大企业全部建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二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烟台大学城,努力引进一批名牌大学、科研院所到我市设立分校分院分所,与地方合建一批研发、转化和服务中心,把大学城建成全省重要的技术创新高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开放式产学研合作,围绕四大支柱产业及相关行业,创造条件建立行业性技术中心,面向全行业提供技术开发、集成和转移等服务。三是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围绕建设“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市”,搞好龙口等4个重点示范区,机械制造等3个重点示范行业和30家重点示范企业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组建“胶东半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心”,提高重点领域、企业的产品设计水平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四是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规定,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由市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负责,加快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级技术工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