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既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又要通过这些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修订和完善省委工作规则。按照中央的要求,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切实解决分工重叠问题,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清理和规范各类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他群众团体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下级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凡属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都要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充分发挥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及社会科学院、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研究机构的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
八、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
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关键。善于运用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结合陕西的实际,不断推动全省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为改革开放提供共同的思想认识基础。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不断深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普及。坚持理论创新,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加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研究,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加强西部大开发和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加强延安精神研究,积极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关心和爱护理论工作者,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
九、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各新闻媒体都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改进宣传形式,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重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努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有效方式和方法,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实际问题。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各地各行业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校园、企业和社区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活跃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切实搞好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