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地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实施规划(2004-2007年)的通知

  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主,积极推进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教师终身学习构建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学习提高的平台。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
  (四)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4年秋季开始,全省所有县全部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为突破口,以农村中心校为龙头,以光盘播放教学为主要手段,建立学区内的校本教研制度和校本培训制度,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促进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变为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使之与农村社会经济、农民生活、学生生活相适应,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农村初中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生产基地以及当地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资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在规定的课时总量内,积极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现代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在掌握实用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中小学均衡发展
  积极扩大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在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的同时,建设一批农村示范学校,促进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高。坚持并完善小学升初中免试入学制度。以农村小学为重点,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制度,积极促进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升入初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进一步加强城乡对口支援工作
  继续坚持城市中小学校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制度,根据受援学校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拓展对口支援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注重实效。既要在人、财、物方面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适当资助,又要通过培训骨干教师、双向交流、挂职、定期轮岗等制度,向农村薄弱学校传输新的教育思想,帮助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为农村薄弱学校提供长效智力支持,增强农村薄弱学校自身建设与提高的能力。省、市示范高中必须全方位对口扶持1-2所农村薄弱高中。
  建立城镇中小学校长、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和区域内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积极引导鼓励城镇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